《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球之谜》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通过自主学习查找资料,认识月球,了解月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介绍有关月亮的科普短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月亮上到底是怎样一个世界呢?它还有哪些秘密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分小组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4、讨论: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小组合作,探究感悟
1、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⑴ 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
⑵ 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⑶ 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
⑷ 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
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五、拓展延伸,鼓励质疑
1、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
(鼓励学生质疑)
2、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
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3、假如3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准备去做什么?
六、作业布置
根据自己了解和收集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办一份手抄报。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2【设计理念】
1、贯彻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合作的伙伴和知识的探究者。
2、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变,体现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
【学习目标与任务】
1、学习目标的描述:
⑴ 知识与技能:
① 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奇异”、“费解”等词语。
② 利用课件、网络资源,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自主地查看有关月球的知识,培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学习的意识。
③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④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想象能力,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⑵ 过程与方法:
注重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利用课文内容、网络课件,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勇于的探索精神。
2、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的说明:
《月球之谜》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阅读课文。它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展示月球神秘的魅力,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月球的有关知识知道得不是很多,但是求知欲强的学生对《月球之谜》这篇课文却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具有从网上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和发布信息的能力。
【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本课是在网络教室进行教学的,教师将事先做好的网络课件“月球之谜”放在校园网中。网络课件中设有五个部分,分别为“奔向月球”、“登陆月球”、“纵览月球”、“心系月球”和“探索宇宙”。既包括了课堂教学所用的资源,又包括了共学生拓展性学习的资源。
【学习情境创设】
上课开始时,教师以一幅优美的月光图把学生带进对月亮的无限遐想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们乘上网络快车,自主学习、探究。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提供网络课件,创设一个具有丰富学习资源的情境,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作用。教师还利用视频录像,创设同宇航员一起探索的情境,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学习活动组织】
1、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
教师让学生利用《月球之谜》网络课件,按照要求,自学课文内容并从网络课件中查阅其他有关月球的资料,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2、协作学习活动的组织:教师让学生在网络课件中查阅有关月球的资料,查阅后,可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互相补充。
3、教学结构流程图。
【课时分配】
1、第一课时:
认识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知识扩展。
2、第二课时:
指导写生字,综合性练习。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前游戏:
同学们,我们做个猜谜的游戏吧。学生出谜语大家猜。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我也给大家说一个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是什么?
师:“看来大家对月亮很熟悉,课前,你们搜集了一些关于月亮的资料,现在咱们来交流一下吧!”
师:“看来你们对月亮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瞧,月亮多美啊!(屏显并配乐:一幅优美的月光图)那皎洁的月光,富于变化的月形,看着这美丽的月色,你们都会产生哪些遐想呢?
(学生汇报)
师:“你们对月球充满了想象和疑惑,今天就让我们进一步走进月球,去探索月球的奥秘吧。”
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认读生字:
师:“同学们请进入‘奔向月球’。”
师:“课前你们已经进行了预习,相信你们已经读过很多遍课文了,我先检查一下本课的生字你们是否会认了。”< ……此处隐藏24489个字……做月球梦幻火箭,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那好。(带上帽子变装)小朋友,你们好,俺是梦幻火箭的乘务员,请大家坐好,俺们要起飞了,在倒数5秒后俺们就会到达俺们向往的月球了。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倒数5秒,开始。
生:5、4、3、2、1、0。
师:出示课件。
(图画加配音)
师:俺们看这些图片知道俺们离地球很远很远。月球也很小,只有地球的四分只一大小,地球的天是蓝色的,而月亮的天空是黑色的等等。那俺们在读一下这两个自然段。一、二。
生:齐读。
师:(指黑板)人们出现这些遐想之后,还是很不甘心的。那他们还继续怎么样呢?
生:探索月球。
师:板书:探索。那在探索的过程中也不是非常顺利的,发现了很多的问题,那你们能告诉老师都有什么样的问题吗?俺们来分成小组,互相的讨论一下,然后告诉老师好吗?(开始)
生:讨论。(教师下去巡视)
师:俺们选取组中的一个人总结一下你知道的人们到月球发现的一些问题,一些谜。
生:
1、土壤是否有杀菌作用;
2、月亮到底有多大?
3、为什么月球的土壤上生长的东西更绿?等等。
师:这些都是科学家到达月球后发现的什么啊?
生:谜。
师:板书 谜。这些谜很多科学家都没有研究出来。俺们来看看图片,看看这些人发现的这些谜是怎么样的?
(出图1、细菌移植到月球带回的土壤中;2、月球形成以及火山喷发;3、地球与月球比年龄)
除了书上举的这些例子,还有别的谜吗?谁能说说?
生:有。月球是怎么形成的?月球能住人吗?月球上有没有外星人呢?
师:那作者用什么表示的他没有写出来的、举出来的例子呢?
生:省略号。
师:那俺们就知道了省略号是用来表示还有很多俺们没有揭开的谜。板书:省略号──谜
师:其实人类是很渺小的,为了揭开这些谜团,各个国家都试图把人类送上太空去,但是迄今为止都没找到这些谜的答案。俺们国家也在做这项工作。师:人类很伟大,从来没有放弃对俺们刚刚发现的这些谜的探索和研究,俺相信有一天你们加上这些科学家们一定会揭开这些谜的谜底的。对不对?
生:对。
师:在去年,俺们国家终于发射胜利了载人航天飞船,把中国人第一次带到了月球上。俺们来看图片(演示课件)这个人是谁呢?
生:杨利伟。
师:对,他就是代表中国第一次等上月球的人。那同学们想不想象他一样呢?
生:想。
师:同学们都很有志气啊。老师也想,但是老师去不了。等你们长大以后给老师也发明一个不用那么麻烦就可以轻松来回地球与月球之间的东西,俺就可以去了,行吗?
生:行。
师:希望大家说话要算话,以后发明出来以后要告诉老师,俺一定会去的。要当探索宇宙的科学家就要努力学习啊。好吗?
生:好。
师:有一位宇航员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都生活在摇篮里,人类怎样才干在月球上生活,假如有外星人在月球,那俺们又怎么和它们相处呢?那你们对这样的月球感兴趣吗?
生:感兴趣。
师:假设你们三十年后可以开发建设月球你们会怎么做呢?又怎么和外星人沟通呢?这个就是俺们今天课后要小组讨论的内容了。
师:俺们对月球之谜的短暂探索和研究就到这里了,但是俺们语文课的探索还在继续。俺们下节课再见。
下课语:俺们是最棒的,Yeah !
〖板书
月球之谜
遐想──探索──发现──谜(很多)
省略号──谜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15【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计、年龄、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课前猜谜(月亮)
2、你对它有什么了解呢?学生交流搜集的相关资料。
3、观看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记录片,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会的字或词做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用不同的形式。
3、引导学生理解词意,如:联系课文、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
4、学生互测生字词。
三、整体感知,检查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提到的月球之谜。
2、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多读几遍,再读给同位听一听。相互评一评。
3、生汇报朗读。
(指名读)
四、指导写字
1、师范写易错、较难的字,如:
悬、奥、努等。
2、生练写,师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指名回答。
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⑴ 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 );
⑵ 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⑶ 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
⑷ 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解开?
是 否
向大家结识谜底,这个谜什么地方让人难以理解?
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鼓励质疑
1、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
2、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解开?
如果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资料。
四、积累词语
鼓励学生课余把词语表的词语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
【课后反思】
学生五花八门的问题,深深吸引了我,他们爱思考,能想出还有许多他们想知道的问题,真了不起!
看来,大量的阅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教学这篇科普类文章,采用了登月行动的方式,把读书,答题作为奖励,激励学生,多种评价方式的运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