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本课学习的内容和要点。
2、情感目标:
⑴ 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⑵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通过网络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借助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和电脑操作能力。
3、技能目标:
⑴ 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
⑵ 能通过网络进行实际操作。
⑶ 结合网络资源,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积累了较多的唐诗,包括李白的诗。
2、学生具有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能进行网上查询和阅览。
3、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字输入能力,会用“智能ABC”打字。
4、学生具有一定的文件操作能力,能打开、保存、发送文件。
【教学策略】
本课教学的第一环节是“音像点播,情境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现各类瀑布的录像、图片、声音、文字,直观欣赏瀑布的壮美,为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铺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第二环节是“理解感知,精读悟境”。借助网络阅读课件以理解“字义──词义──句义”的逐步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古诗,理解古诗意思。并采用网络“复读”、“示范”模块的录音方式,让学生进行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律的自听自练的朗读训练,体会古诗蕴含的美妙意境。第三环节是“课外延伸,读写训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进行网上阅读与写作训练,巩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读写能力。第四环节是“网上交流,全课总结”,通过网络实现人工互助、生生互助,进行网上交流本课学习心得,结束本次网络阅读课。
【选择媒体】
本课是多媒体网络教学,整个教与学的过程都在网络情境下进行的。
【教学流程】
一、音像点播,情境导入
1、师引言:我们祖国地大物博,风光秀丽,有的是名山大川、奇松怪石、平湖飞瀑等。而瀑布更是大自然的一大奇景,课前,老师已在网上为同学们收集了各类瀑布的录像、图片、文字等,请同学们进入“音像点播”自由欣赏。
2、学生动手操作进入“音像点播”模式,自由点击“瀑布一”、“瀑布二”、“瀑布欣赏”链接,欣赏各类瀑布的壮美气势。
3、交流:欣赏后你有什么感受?
4、师导入语:是啊,大自然的瀑布真是太神奇了,位于我国江西省的庐山瀑布更是别有一番风味。素有“诗仙”之称的唐代诗人李白看了也不由为它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望庐山瀑布》。(师点击庐山瀑布图,展示图、文)
5、学生通过网络欣赏庐山瀑布风光图,听古诗网络录音范读。
二、理解感知,精读悟境
1、网络互助学习,理解诗义
⑴ 师提出要求:借助网络阅读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以理解“字──词──句”的逐步学习法,掌握诗句意思。
⑵ 学生动手操作进入“理解感知”模块,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网络自学古诗诗义。
⑶ 检查交流:你对古诗理解了哪些?还有什么疑难之处?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点击相应的字、词、句的链接,巩固诗义理解。)
2、网络录音操作,精读悟境
⑴ 师过渡语:这么绝妙的古诗用精彩的朗读加以表现,让我们带上耳麦,进入“语言复读”模块,借助网络录音进行古诗的自听自读的朗读训练。
⑵ 学生动手操作,进入“语音复读”环节,师引导学生掌握“声音──录音机”的使用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复读”、“示范”模块自听自读自录。
⑶ 学生自由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录音朗读训练,师巡视指导检查。
⑷ 师通过网络录音检查学生朗读,评议纠正朗读,表扬表现出色的同学。
⑸ 再现庐山瀑布壮丽景象图及诗句,有情齐读古诗,用朗读体现诗句表现出来的美好意境。
⑹ 交流:学了古诗,你有什么体会?
三、课外延伸,读写训练
1、师过渡语:瀑布美,文字妙!让我们进入精彩纷呈的 Internet 世界,更深更广更直观地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品尝渊源流长的唐诗宋词。
2、学生动手操作进入“网上阅读”模块,自由选择点击四个链接“中国庐山网”、“中华名瀑网”、“唐诗宋词”、“新浪搜索”进行网上阅读与赏读。
3、师提出作业要求:根据网上阅读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容,自拟题目,进行网上小练笔。
4、学生进入“作文上传”模块,进行网上作文训练。
四、网上交流,全课总结
1、师过渡语:我们尝试利用网络阅读资源进行了古诗《望庐山瀑布》的学习、网上阅读和网上作文的训练,对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一定很有心得,让我们一起进入“网上交流”模块,畅所欲言。
2、学生动手操作进入“网络交流”区,在“我想说”中输入文字,通过“我想看”查看别的同学的学习心理,进行生生网上交流。
3、师总结:多媒体网络给我们的学习提供了新的天地和广阔的视野,相信同学们在这样优越的高科技时代,学习生活会更为精彩。
4、按“退出”键退出,结束本次网络阅读课。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认识“庐、瀑、炉、烟”,积累识字方法,会写“炉、烟”;
2.有感情朗读《望庐山瀑布》;
3.通过画面理解诗句,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
4.学习做一个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画面,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句。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知晓诗人。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哪些诗人?猜一猜这位诗人是谁?老师给你们一点提示:他是唐代大诗人,有 “诗仙”之称;他五岁时就开始读书习字,读了很多书,曾留下“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他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在那个牛马舟车的时代,他的自己遍布大半个中国,他曾到过18个地区,206个州县,80多座大山,60多条江河,20多个湖泊;他写过很多诗,其中最著名的有《静夜思》《古朗月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叫《望庐山瀑布》,是李白游历庐山观看黄岩瀑布时写下的一首名诗。同学们,你们去过庐山,看过瀑布吗?就让我们跟着李白一起走进庐山,走近瀑布吧。
(二)疏通句读,初知诗意。
想游览啊,老师这里有个要求,如果能把古诗正确的读出来,就马上带小朋友们去!
1.指导读诗,读出韵律:
请同学们 ……此处隐藏16042个字……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庐、瀑、炉”3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望庐山瀑布》,背诵并默写。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画面,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课前准备 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渲染意境,激发兴趣
1、引导学生背诵课内外学过的李白的诗。
2、故事导入:出示挂图
一天,李白来到庐山游览,当他看到太阳照在郁郁葱葱的香炉峰上,峰顶升腾起紫色的烟雾,一条瀑布好像大河般高高地垂挂在山前,长长的流水像飞一样奔泻而下,真让人以为是银河从天的最高处落下来时,情不自禁地吟诵起一首诗来——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这首诗。
二、知诗人,解诗题
1、师:认真看老师写课题,读课题,注意停顿。(师:写 读)
师:望,庐山什么意思?谁能加个词,把题目说成一句完整的话?板书:李白
2、师: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能说说你对李白这位大诗人有那些了解?
三、试读古诗,初知诗意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李白这位大诗人的事情。那么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究竟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把生字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2、抽学生读生字。大屏出示。
3、学生多次试读。
4、教师示范读。
四、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师:在古诗里,每一个字都用的非常巧妙,往往一个字就包含着许多具体、深刻的意思。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这首古诗。
1、大屏出示自学自学小建议:
2、汇报交流。
五、再读古诗,领悟诗情
1、大屏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
2、体会诗人情感。
师:诗人李白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这首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六、换位诗人,再读古诗
师:如果此时此刻,你也站在雄伟壮观的瀑布前,他会怎样吟诵这首诗呢?请全班同学站起来,就像诗人李白一样,把这首诗读出来,好吗?
七、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师:诗人李白写出了他们所见到的红日,青峰,紫烟和白色的瀑布,并展开大胆的想象,整首诗色彩明丽,想象奇特,象一幅优美的图画,让我们现象着这美景,再有感情地把它背下来。
八、课外拓展
师:古往今来,不只是李白,还有许多诗人作家看到壮观的瀑布都挥笔写下了一篇篇好文好诗。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现代作家叶圣陶老先生的〈瀑布〉,大屏出示。
九、欣赏瀑布图片
总结
十、选择性作业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15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词句,体会诗的意境,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会默写古诗。
教学重难点:
1、明确词句的意思,理解诗所表达的情感。
2、有感情的诵读古诗,体会诗的意境。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演播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1、播放课件,让学生领略瀑布之美。
同学们,你们见过瀑布吗?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去欣赏世界著名的一些瀑布的景观,请大家看电视屏幕。
2、教师随机导入课题。
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壮丽的瀑布,充满了神奇,充满了诱惑。瀑布是一种大自然的现象,它是河流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形成的浩浩荡荡的水势,飞花碎玉,风光迷人。正是因为这样,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它们情有独钟,写下了无数的华章,今天,我们就随着大诗人李白的脚步,去看看他笔下庐山瀑布别样的美姿。
请大家将书打到第113页,我们今天来一起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
板书课题:《望庐山瀑布》
并引导学生理解诗题(谁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学习生字“庐”、“瀑”。
3、了解作者
你们知道李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吗?你还掌握他的什么资料?师生交流关于李白的资料,出示课件补充。(他还被人们称为什么?和被称为“诗圣”的谁齐名?)
二、欣赏古诗
1、下面,让我们走进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一起去感受他所描绘的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出示《望庐山瀑布》的无朗读画面,教师范读。
2、多美的意境啊,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画面,再一次领略瀑布壮丽的景色,并小声的朗读。
三、诵读古诗
1、自读。
你觉得这首诗应该怎样才能读出感情,打开书,读读看,好吗?
2、听读。
刚才同学们都读出了自己的感情,那么,如何读的更好呢?让咱们听听播音员的朗读。下面老师再读一遍,请同学们划出诗的节奏,并找出重音,在书上标出来。请再听一遍,看看自己标对了没有。
3、跟读。
我们一起跟着读一下,好吗?
4、诵读。
大家读得很好,请你边读边做一些动作,表达出你读诗时的感受,看谁做得更好。
四、理解古诗
1、诗是高度凝练的语言,现在,咱们做一个游戏,请你举起自己的右拳。老师要求你们同桌合作学习,共同探究每句诗的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理解了几句,就用几个手指表示出来。
2、交流汇报。
现在请同学们坐好,共同交流一下你们都理解了哪些诗句。(每句诗的重点词、写法、修辞等都要引导学生理解,同时,教师要对诗句的意思进行总结发言。)
3、整体感知诗意。
大家已经理解了每句诗的意思,谁愿意将整首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比比看。再读诗。你们觉得这首诗通过描写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4、出示诗词大意的课件。
下面,让我们再一次去欣赏作者给我们描绘的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观吧。多美的瀑布啊,请大家闭上眼睛,美美地去感受作者给我们创造的美感吧!
五、唱诗
1、播放唱读动画课件。
这首诗写得多美啊,让我们用歌声将它表达出来,好吧?你听:
2、再播放唱读动画课件。
请同学们站起来,让我们边唱边拍手,当然,你可以加上一些适当的动作,把你学了这首诗的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
六、作业
李白的这首诗,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就让我们也带着这种感情,去搜集一些描写大自然的诗,开一次赞美祖国山河的诗歌诵读竞赛会,以此来表达你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文档为doc格式